工程机械维修保养的多种错误习惯:
对工程机械而言,维修是恢复工程机械技术性能,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,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。但是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容易犯错的问题。
1、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的现象。柴油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、活塞环“三隙”、活塞顶隙、气门间隙、柱塞余隙、制动蹄片间隙、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、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、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,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,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,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。实际维修工作中,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,导致轴承早期磨损或烧蚀、柴油机烧机油、起动困难或爆燃、活塞环折断、机件撞击、漏油、漏气等故障,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,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。
2、不成对、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。工程机械上有很多偶件,如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柱塞副、出油阀副、喷油嘴针阀副偶件;驱动桥主减速器内的主、从动齿轮;液压操纵阀中的阀块与阀杆;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,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,吊车配件大全,成对研磨而成,吊车配件,配合十分精密,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,切不可互换。在实际维修工作中,有人为了减少开支、有人不了解技术要求,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,降低了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,缩短了机件寿命,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,应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3、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在维修工程机械时,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,只有正确安装,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。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,正反都可以安装,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,导致零件早期损坏、机械不能正常工作、工程机械损坏事故等。维修人员在装配零部件时,一定要掌握零部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向要求,不可想当然盲目安装。
起重机械安装(含修理)资质对人员的要求1、技术负责人
具有工程师职称,机械或者电气类相关毕业,具有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。
2、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
(1)工程师,具有工程师职称和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;
(2)安装方案设计、吊装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,具有工程师职称,机械或者电气类相关毕业,二手吊车配件,具有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;
(3)焊接、调试、检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,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,机械或者电气类相关毕业,具有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。
3、技术人员
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机械和电气人员共不少于6人,其中具有工程师职称的人员不少于3人,具有与许可项目相关的技术工作经历。
4、检验人员
质量检验人员2人。
5、作业人员
安装人员不少于5人,指挥至少1人,司机至少1人,焊工至少1 人,电工至少1人。
6、安装项目负责人
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,机械或者电气类相关毕业,具有起重机械安装工作经历。
姓名: | 韩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653826528 |
业务 QQ: | 84256895 |
公司地址: |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部新区 |
电话: | 0538-8505399 |
传真: | 0538-8505399 |